best365网页版登录创办于1929年,是best365网页版登录成立最早的学院之一,现设有best365网页版登录、历史学系、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、中外关系所和哲学研究所等五个系级教学科研单位。自建院以来,best365网页版登录以其深厚的人文底蕴和国学基础,以传播中华文化为己任,始终恪守“忠信笃敬”的校训,秉承“面向海外、面向港澳台”的办学方针,坚持“宏教泽而系侨情”的办学宗旨,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为己任,培养和造就了一代代人文英才,成为best365网页版登录办学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和影响的学院。
为充分展示校友风采,展现学校办学成果,即日起,best365网页版登录党委宣传部将联合校友办将推出“优秀校友访谈”系列推文,不定期为大家推介我院发展历程中涌现出的一位位优秀校友,希望以他们的优秀事迹激励广大师生,奋发有为、砥砺向前,为把学校早日建设成为国内一流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奋斗!
本期优秀校友:曾煜
人物简介
曾煜,男,中共党员。best365网页版登录汉语言文学2000届本科毕业生。在校期间,他积极参加暨南剧社(任社长),校社团联合会(任秘书长)等校园实践活动,连年多次获评一、二等奖学金。大学毕业后,在全国知名报纸、期刊、互联网和广电等新闻单位任职,历任南方周末报系名牌杂志社总经理,南方日报社新媒体部主任助理,茂名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任市委网信办主任、市委外宣办(市政府新闻办)主任等职务,多篇作品荣获广东新闻一等奖。目前,在广东共青团从事新闻出版方面的工作。
曾煜师兄长期从事宣传文化和舆情处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工作,较为熟悉互联网政策法规,专注移动互联网、广播影视、报刊图书等的新闻采编、媒体融合及数字出版等事务。
采访问答
今天,我们很高兴邀请曾煜师兄作为我们“优秀校友面对面”的第一期受访嘉宾。在一个多小时的线上视频访谈中,曾煜师兄态度和蔼、笑容亲切,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。毕业多年,身上究竟有多少故事?他又将给我们分享怎样的人生轨迹?又会给予哪些宝贵的经验?带着这些话题和疑问,
下面,让我们一起看看曾煜师兄谈了些什么内容吧!
Q:师兄,我看资料,您是中文系汉语言文学96级的学生。回首大学岁月,您有什么感受呢?
A:是呀。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,大学毕业恰好20年了。我是1996年考入best365网页版登录中文系读书,2000年毕业。一路走来,回首往昔,感慨良多。我们在暨南园,在中文系得到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,获得了充足的历练,这些宝贵的经历使我们更好的走向社会。
我们今天常常听到一种声音:中文系所学过于“空中楼阁”不够实用,其实不然。我毕业后一直从事宣传文化方面的工作,格外体会大学中文系四年所学知识的用处之大,受益之深。可以说,任何一个依法使用中文作为沟通交流语言的行业与机构,都有着中文学子施展芳华才艺的职场舞台。进入新时代,随着国家软实力不断提升,“一带一路”倡议深入人心,国际社会中使用中文的场合和机会,只会越来越广泛。我为自己是一名暨南人而自豪,为有幸成为中文人而荣幸。
Q:回首母校给您的教育,您觉得哪些是至关重要的?
A:当年我读本科的时候,住在旧建阳苑三栋三楼,现在已经拆除了新起学生宿舍。那时候作为中文系的学生,我们面临着今天和你们一样的任务:背诵古典诗辞,研习文学理论。到现在,我还记得张海沙老师给我们列出的背诵篇目:有庄子的《逍遥游》,有《古诗十九首》,张若虚的《春江花月夜》,还有李白的《将进酒》,白居易的《长恨歌》,杜甫的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等等。我们晨习夜读,站在三楼阳台,面对着熙熙攘攘的校道,朗声背诵诗文。今天当我重新回想起那段与经典诗文相伴的青春岁月,我感觉它是如此的意义重大。经典古诗文的诵读,最大的魅力或在于超越时空所限,隔山海意亦可平。
不同的人生阶段自当会品读出不同的滋味。“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,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,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。”有时候想体悟一首诗词、一段古文的内涵,需要的不仅仅是足够的文学功底,还需要的是人生的苦难阅历。那些年背过的诗赋文章,当时貌似无用,但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间,特定的地点,这些不朽文字会被从记忆深处激活,让你产生一种打破局限的心意相通。它们才是伴随你一生的东西。原来你的感受早已被世上某个人明白地说清楚,自己并不孤独。这也是我今天最为受用的知识与技能之一。
《庄子·人间世》里有一句话,我觉得很有道理:“人皆知有用之用,而莫知无用之用也。”中文系所学知识相比起计算机、法律、经管等学科,或许给新生感觉“不够现代”。其实,这正是经历了时空与变革淬炼下的真金白银。学中文,背诗词,写文章,或许不能立马转换物质价值,不一定立即给我们带来优渥的条件与丰厚的收入,但能够充盈我们的生命,塑造我们的精神气质,使我们的“活着”丰富而有质量。无用之用,正是大用。
在我读本科时,建三精神中有一个非常宝贵的传统。那就是上一届师兄们与新一届的师弟们,会有着频繁的良性互动,把酒谈心,品茗论道,形成“老带新”的状态。所以,我今天很高兴听到,今天的中文系还坚持了这个传统。院系为毕业生和在校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,让师弟妹对自己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加明确的定位和目标,同时也能对中文学科有了新的认识,有利于同学们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,规划好自己的发展目标,合理利用大学时间,充实自己,隽永的文字化为哒哒的马蹄声,不负自己的大学梦,青春梦。在我们刚进大学时,各级师兄们会来到我们宿舍,用幽默的语句、悉心的讲解,营造了活跃的氛围,为我们更快融入大学生活建立了信心。而当我们成为了别人的师兄师姐时,我们也同样会耐心细致地为师弟师妹们答疑解惑,帮助他们全面认识和了解大学生活,尽快进行角色转变,明确发展方向。今天回想起来,依然记忆犹新,心有芳香。
此外,我想补充的是,在今后的人生中,师兄师姐、师弟师妹不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称呼,更代表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。李商隐说,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。”大学期间,我们同样像诗句里说的那样,既要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“学飞”,更要虚心向朋辈,师兄与师弟“点通”,与师友“伴飞”,最终彼此成长同进步。中文学子不要固步自封,一定要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,自学新科技,例如VLOG、远程直播、无人机器、歌舞漫画等方式来进行新表达。善与人交往沟通学习,这正是母校和学院给我的珍贵教育,它让我收获了敬人为师、待人处世的无尽宝藏。
Q:请分享您关于母校,关于往事的几段珍贵记忆或感想吧。
A:母校处处,都有着数不尽的美好回忆。百年校庆的那天,不少毕业生约好返回校园,共庆暨南百年华诞。在校庆当晚,本来按照原计划是要在体育场举办一场盛大晚会。但没想到天公不作美,当晚下起了大雨,无法继续举办了。但我们最后却将一次被天气搅黄的晚会,在暨大图书馆门前变成了一场真正属于暨南人的百年盛典,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同学不分年龄、院系,自发唱起校歌,载歌载舞。暨大校庆夜成了师生们同乐共庆的美好。那晚的经历让我永生难忘,用了十来分钟写了一篇纪念文章《风雨如晦纵凄萧,暨南火种永不灭》,发到了暨南风论坛上。这次回想起暨南校史,尤其是2018年10月24日下午,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到暨大考察,观看校史展览和办学成果展。总书记一番亲切勉励让身为暨南学子的我无比温暖,深受激励。从金陵、真如、建阳、羊城,三落三起、五次播迁,筚路蓝缕,风雨传薪,始终以博大的胸怀,接纳不同国度,不同文化背景的学子,并广延名师。暨南师生虽文化和性格各异,学术观点不同,但仍能友好共处,相得益彰。这不正是我们暨南人应有的精神气质吗?不管是工作与生活中处理人际关系,还是对待不同观点,暨南人都能够以“和而不同”的基本态度和准则去应对。此外,暨南的苦难与辉煌,也时刻激励着我们暨南学子勇往向前。不经苦难,不知其甘,更难显其才。
记得读本科时,史小军、姚新勇等一批老师就特别关心我们班级集体。他们都以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,深入浅出、循循善诱的立德树人方式,为本科四年增添了多样的色彩与难忘的记忆。我想,best365网页版登录的师长们往往有一个特质,那便是充满着浪漫主义气息之时,又不乏有着关怀当下的现实情怀。所谓的浪漫气质,是指他们始终保持对理想主义的执着,追求更永恒、更超越的文明真理。所谓的现实情怀,指的是对待学术科研和关心学生进步,注重科学客观,符合实际,强调接地气通达人性。今天回想起来,我想我最深刻的感想,便是各位老师对我们的殷殷期盼与嘱托,往往是有着他们的良苦用心的。老师们的指导,或许需要我们用更长的时间去体悟,去思考其意义。
Q:根据您自身的体会,您认为作为文学类专业的学生,应如何度过四年的大学生活,毕业后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求,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?
A:这个问题很具有现实的意义。我想先从一个我们都听过的历史典故说起——田忌赛马。在这个典故中,田忌的三匹马分别都不如齐王,如果按照“木桶”逻辑,田忌赛马成绩的好坏取决于他最慢的那匹马——这马比齐王的任何一匹马都要慢,田忌必输无疑。孙膑提出的策略:用自己的下等马去与齐王的上等马比,用自己的上等马与齐王的中等马比,用自己的中等马与齐王的下等马比,结果当然是田忌赢得比赛的胜利。
从这个案例中可以感受我所说中文系四年学习期间,不妨提高学习赋能,巧妙发挥出“长杆理论”的核心效用,那就是补充知识短板,突出长杆支撑学科效益,明白长短各有其用,以奇胜,以正合。我们既要努力补上知识与能力的短板,更要历练出属于自己的长杆,才能获得饱满的学习果实。
此外,我认为:在本科四年的生涯中,同学们要珍惜课堂学习机会,对所汲取、吸收的学科知识有所取舍。之所以不要逃课或者请假,是因为我们根本想不到,这一堂课所经历的东西将来会带给你什么。我们有些同学常常陷入这样一个误区:没事,课后再补回来没学到的知识。这其实是做不到的。课堂集体学习的价值永远不是自学所能代替的。当然,我们也要学会找到自己学科建树,中文博大精深范围广阔,我们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迷失,有所学,有所想,有所选,这同样是必不可少的。
Q:今年的新冠疫情,无疑让许多同学对未来的方向产生了迷茫。对此,您有什么看法与建议呢?
A:本科时,我们在大三学期上社会实践课。我们班是去韶关开展社调,当时突然面临特大洪水,大家被围困在当地一所小学课室。后来毕业后没几年,又遇上了“SARS”。那时没有今天那么先进,能够采取网络授课。学校在教室里架起杆子,保持人与人之间的距离。回想起来,为什么当时大家依然能够保持乐观,直面困难?对照着今天的新冠疫情来看,或许能给各位毕业班的同学们一点小启发。
我们应当把每一次的苦难都看作是一次对自身的心灵历练。放好心态,直面困难,哪怕是洪涝灾害,也不能阻止大家当时开展乡野调查的热情。我们并没有被洪水冲垮信心,反而在暴风雨中锻炼出了坚定的意志。这也与我们中文人受到的文学史教育有关。许多大诗人历经磨难时保持良好的心态,最终创作出流传千古的名篇。因此,“知难练心”,这很重要。此外,我们也要有从困难中看到机遇的能力,培养自己的开阔眼界,不畏浮云遮望眼。本科时,我们用的电脑都还很落后。当时,有一位师弟当时对电脑知之甚少,在“SARS”期间,克服困难积极向师兄请教,看出了互联网的巨大生机与活力。他毕业后牢牢抓住时代良机,已经成为一家重点网站的党委书记、总编辑了。
疫情肆虐的四个月间,我们正在见证大学四年最为宝贵的历史。当具有较大时间广度的纷杂事物被压缩在如此短的时间段内,不少同学确实会产生迷茫与疑惑。要想更好地在时代洪流中规划好我们的个人命运,除了需要我们长期的积累,也需要我们有开阔的眼界,平和的心态与抓住机遇的能力。
还有一点我认为同样关键,那就是中文系的同学要主动投身社会实践,敢于去拥抱未来的不可知。我认为,同学们应该积极在校内外进行学习,经受社会历练,尝试未知的新鲜事物。我从刚进大学起,就希望利用好中文系所学到的文字表达能力,今后从事新闻与宣传相关方面的工作。后来,我做好时间管理,利用寒暑假时间,先后在广东电视台、羊城晚报社,南方日报社等单位跟班实习。尽管不知道未来,对当下也存在着迷茫,但我坚定认为:所谓精彩人生就是敢于直面未知,我命由己不由天,用勇气和毅力去打量人生方为成功赢家。努力丰富人生的内涵,以踊跃、主动的进取态度去诗意生活。
中文系的同学们,请你们以更积极的态度去直面每一次挑战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中,就是要主动去参与丰富的社会实习,在其中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与方向。这或者比被动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,质量会更高。须知,学习与实践相结合,正是中文系的宝贵精神品质之一。
Q:您在毕业后,参加过咱们学院的“校友导师制”。据我所知,现在这一制度又开始继续施行了。您能谈谈您的相关经历与看法吗?
校友导师制和我上面提到的师兄师姐一带一制度略有差别。校友导师制,主要是由毕业校友志愿报名担任导师,根据自身行业、专业等情况,院系安排每位导师指导若干名在校生。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项目,它能充分发挥校友网络的价值,分享职业发展和人生规划的经验,连接五湖四海的暨南人。
第一期校友导师制,我当时的培养方式是给同学推荐读三批不同的书籍电影音乐等作品,然后谈心谈话,分享心得体会。双方认为合适的时候,安排一次实习机会(会议、活动、论坛等多种形式)。在即将面临升学就业等关键节点时候,给予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心理辅导。 这种联系培养方式,我概括称为311制。以此来与他们交流职场经历、分享心得体会,为在校生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帮助与建议。
十分令我感动的是,在一次出差途中我突发疾病。我所联系的杨师妹主动向我提供了及时的医疗帮助,帮我渡过危险,很快恢复健康。我想,无论是作为学生、校友还是导师,我们的身份却都没有改变,我们都是暨南人。强烈的认同感,让我们不管天南地北,都能团结互助,亲如家人。很希望同学们毕业后,也能谨记自己文院人,暨南人的身份,运用各自工作与行业中的经验和能力不断帮助师弟师妹们。或也是我前面说过“身无彩凤双飞翼,心有灵犀一点通”,彼此学习共进步的道理所在。
Q:在采访的最后,您有什么话想送给母院的学弟学妹们?对于学校的未来发展,您又有什么样的期待与展望呢?
A:我们的人生追求不来生命长度,也不要过于执着职业高度,但是不妨收获生活宽度,在万里路途中读万卷书,写万种生活感受。祝福各位师弟妹,在暨南园里养成终身学习的方法和习惯,在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以后,求索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,终究保持对生活的热爱。愿你走出校门,归来仍是少年。
暨大一向以包容、开放和进取而闻名。回首往昔,我想用四个字形容:“冷暖自知”。不经苦难,不知其甘。正是百年来苦难与辉煌交织的校史,让我们忠信笃敬的精神历久弥新。我真切希望,她能不失“声教南暨,桃李五洲”的建校初衷,不忘“宏教泽而系侨情”的伟大使命,不负”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五湖四海”的宏伟目标,勇攀时代高峰。我相信,母校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。
采访感悟
通过对曾煜师兄的这次采访,我收获颇丰,感触良多。我深刻认识到: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,不负韶华,把学习放在第一位。同时,也要将自己的学习和研究跟社会需求、国家需求结合起来,将自己的成长与专业前景、时代要求结合起来,为母校增光添彩。我们都是文院人,我们同是暨南人。团结一心,互帮互助,虚心学习,既是我们悠久的传统,更是我们一以贯之的精神品质。只有这样,才能实现我们人生价值,扩展人生的宽度,到达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。
相信随着校友导师制的全面再启动,通过选拔在不同行业、不同岗位领域的优秀校友,搭建优秀校友与在校学生沟通交流的平台,必将有效培养同学们的问题意识,提升思维能力、自学能力、表达能力、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,助推一代又一代的暨南学子成长成才。薪火相传,弦歌不辍;巍巍暨南,再创辉煌!(来自暨南非大学best365网页版登录网站)